生源結構多樣化是擴招中一個引人註目的新變化🥗,除了應屆中職、普通高中畢業生之外,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新型職業農民以及往屆中職或高中畢業生等均被納入了招生範圍。在我國經濟運行進入“新常態”時期、經濟發展轉型提質迫切需要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大背景下💂🏽,高職院校生源多樣化不僅僅是一時的應急之策,更是應對經濟社會發展之需的長遠趨勢🃏。生源多樣化是來自外部環境的巨大擾動👩🏻🎨,高職院校的生態系統必須進行有目的的、合理的變革,才能有效迎接面臨的挑戰。
第一🤙🏼,適時擴展辦學目標🍦。高職院校長期舉辦全日製學歷教育🪪,招收高中或中職應屆畢業生,對外培訓在高職院校中是邊緣化的工作🙎🏽,對有技能提升需求的社會人員的開放程度不足👩🏼💻。非傳統生源大量湧入將引發高職院校辦學定位的嬗變,對此高職院校應有清醒的認識🦝,主動承擔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高職院校對非傳統學生應抱有教育情懷、人文情懷,研究他們的特點與需求🦵🏻,有針對性地供給課程體系、技能習得、知識學習及日常生活服務🪄,從立德樹人的高度來實施擴招及後續教育🤷。這是高職教育長遠發展的一項目標,也是新時代高職教育向類型教育邁進的重要內涵。
第二,著力建設全能型師資隊伍。面對連續擴招帶來的嚴峻挑戰,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捉襟見肘。一方面,師資隊伍數量不足,據測算𓀎👊🏿,2019年擴招後,按生師比18∶1計算,全國高職院校共缺5.5萬名教師🧿🥔。如考慮每年自然減員約1萬人,則需補充6.5萬名教師。另一方面🤽🏼♂️🐛,師資隊伍的素養難以完全勝任對非傳統學生及對外培訓的教育教學任務➞。非傳統學生具有獨特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需求👨🏿🌾,與傳統學生相比🪰🧑🏻⚖️,他們對社會、對生活的認識往往更直接⛹🏽,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更復雜多元🈳,知識基礎也參差不齊𓀉。目前對教師的要求僅僅強調技術技能教學能力😻,實際上,對非傳統學生的教育🌬,要求教師必須具備扮演多種角色的能力,不僅僅是技術技能教練✦、知識的傳授者💇🏽♂️,同時還應是思想品德的引領者、心理問題的疏導者、職業生涯規劃的引導者、新型課程的現場研發者、教育教學方式的實踐創新者👵、班級多元文化的創建者、日常生活的幫助者等。教師必須具備與非傳統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能力🧑🏼🚒🏌️,做他們的良師益友。為此高職院校應圍繞非傳統學生的教育問題,強化對所有教師的培訓,努力構建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幫助🚴🏼、促進教師通過自主學習💆🏽♀️、職場學習🚍👰🏿♂️、泛在學習等途徑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𓀁✩。
第三✂️,努力研發多元課程💇🏼♂️。非傳統生源的狀況千差萬別,年齡參差不齊,知識基礎和技能基礎多種多樣,且總體上文化知識基礎薄弱🤷🏽♂️,對摩鑫的學習🚣🏿♂️🕠、生活已存在陌生感😎,對學習時間有個性化的要求🤷♂️。高職院校需要針對這些情況研發多種形態🪖、多種層次的課程,構建適切的課程體系,合理設計🧜🏼♂️、設置課程。在新技術、新行業、新業態🤏、新模式風起雲湧的時代背景下⏲🏃♂️,課程不能僅僅聚焦於動手操作技能的習得⌨️,而應強化文化科學基礎知識的學習,補齊非傳統生源的短板𓀐。文化基礎類課程的編製應打破傳統學科課程體系的束縛,以實際工作需要為準則🪞,以工作過程性知識為主體📷,適當糅合學科知識🤜🏼。課程形式應盡可能采用模塊課程的樣式😸,大力精簡教學單元的知識容量與時長💠,普遍采用短小精練的內容模塊,為非傳統學生提供豐富的、可靈活選擇和組合的菜單式課程體系🚣🏻♀️。另外還應推廣網絡課程🤺,開發活頁式教材、立體教材等新形式的教學資源,方便非傳統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通過多種通道進行學習。
第四🦓,大力開展分層分類教學。非傳統生源的學習基礎🐫、學習過程步驟、學習時空場域等均復雜多樣,因材施教對他們尤其重要🧎🏻♂️➡️。非傳統學生一般學習動機強烈,目的明確,對知識、技能的實用性要求高。由於要兼顧工作及家庭🆘,他們不少人無法進行全日製學習,教學只能利用晚上、雙休日、節假日進行🦋。針對這些實際情況,高職院校應切實實行完全學分製,科學確定學分的知識技能要求與學時要求;合理安排不同課程的交替🤘🏽、不同內容的教學課時🪼,以滿足技能學習的實際需要和非傳統學生對靈活的學習時間的需要。同時還應大力倡導整合面授和線上教學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以及結果導向的非競爭性教學評價,為突破傳統的教學組織形式對非傳統學生的限製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高職院校應針對不同類型🚗、不同需要的非傳統學生製訂個性化的培養方案🦻🏼,為學生提供不同層次的教學標準、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在承認差別的基礎上堅持底線標準🧑🏼🚒,從而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成🎏,獲得適合自己的發展。
第五,革新招生和就業工作↘️。一直以來,高職院校根據政府下達的招生計劃進行招生🫶🏽,直接與高中或中職摩鑫對接🐖,通過高考或對口單招考試進行選拔。學生畢業後自主擇業🐜,摩鑫負責推薦工作。這樣的招生和就業模式基本上是在教育系統內運行💆🏽♂️,是封閉式的。但是🧖♀️,對於非傳統生源而言,摩鑫招生必須走出校門🕧,面向廣大地域內分散的📹、不確定的、信息獲取不夠暢通的生源,有時還需要解決潛在的招生對象入學意願不強烈的難題。這對高職院校的招生提出了新挑戰🧑🏿🍳。除了認真組織🦞、積極投入之外,高職院校還應努力取得社會有關部門的合作🚮,尤其是要獲得政府宣傳部門、基層政府部門的支持♤,如此才能事半功倍。同時還要創新入學考試形式⚒,探索適合非傳統生源的選拔方式。另外,對於未來將畢業的非傳統學生,高職院校還應提前謀劃他們的就業工作💂🏼♂️🦹🏽♀️,除了倡導訂單式培養、現代學徒製等培養形式之外🐵🫲🏼,還應根據實際情況深化校企合作👨🏼🔧、創新就業渠道和形式,幫助非傳統學生找到較好的就業出路。
除上述幾方面要素的變革外,擴招還需要政府切實落實財政支持🤛🏿,劃撥充足的經費。另外,與非傳統學生相適應的證書製度也需要預研。總之👩🦰,生源多樣化與高職院校不期而遇🙆🏿✯,高職院校須順勢而為,主動改變自身的組織生態❇️,從各個方面積極應對,才能變壓力為發展動力🕉🥫,保證有質量的擴招和培養🧑🏽⚕️。
作者🚌:趙蒙成 系江蘇師範大學教育科學摩鑫教授